您所在的位置:首页 > 丝路故事
丝路故事

程遂营:用古城讲好“丝路故事”

更新:2020/1/10 16:15:11 来源: 作者:

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期间,世界各地的企业、商人循着陆上、海上“丝绸之路”,汇聚于上海国家会展中心。驼铃声和帆船不再,但展示的商品更精美,呈现的文化更灿烂。

此刻回望历史,人们不禁好奇:从西安到喀什,从北海到烟台,中国丝路古城有着怎样的精彩?新时代,又该如何焕发新生?

15座陆上丝路古城,15座海上丝路古城,鲜活在《丝绸之路上的古城》《海上丝路古城》的文本中,鲜活在河南大学程遂营教授的讲述中。

「贸易之路、文明交流之路」



上书房:《丝绸之路上的古城》《海上丝路古城》各选15座城市进行讲解,有没有古城是原先未考虑后又列入计划的?

程遂营:西宁,起初感觉它在丝路上的位置有点偏。实际上,古代丝路有个青海道。当河西走廊由于战争的原因被阻断后,商旅们可以通过南疆盆地直接进入西宁,之后再越过黄河进入中原,或者通过西宁转道成都平原、进入长江流域。

还有就是位于伊犁河谷的伊宁,是丝路北道上一个极为重要的城市。此外,在吐鲁番,我们发现在唐朝,那里的孩子也在学《论语》,而且贵族女子都能下象棋。这反映了古代中原与西域密切的经济文化联系。

一个个鲜活的古城告诉世人,丝路表面上是贸易之路,实际上又是文明交流之路、信息沟通之路、文化传播之路。

上书房:相比之下,海上丝路似乎不那么“星光熠熠”?

程遂营:历史上,人类文明交往的路线从来都不止一条。当陆上丝绸之路沿着西安、河西走廊、新疆,伸向遥远的罗马之际,在中国东部的许多港口,先民们也已经载着丝绸、茶叶、瓷器踏浪出海、扬帆远航了。

除了较为知名的广州、泉州、厦门、宁波等港口外,还有很多港口的历史文化底蕴其实同样悠久、深厚。像福建漳州,在整个明朝中后期是唯一对外开放的港口。现在很多台湾同胞的祖先,不少就是从漳州出发的。

还有一些港口,如连云港,它在过去和现在都是陆上、海上丝路的一个交会点。我们知道,东汉时期佛教经过陆上丝路进入中原,留下了洛阳白马寺;但其实,佛教也同时经由海上丝路进入中国,连云港就留有汉代的佛教摩崖石刻。由此可见,文化交流是陆上、海上同时进行的。

还有一些城市,如扬州,《春江花月夜》里说“春江潮水连海平”。我们可能觉得不理解,海潮怎能进到扬州呢?其实,在唐朝,海潮可以很方便地顺着长江喇叭口来到扬州附近,大量海上丝路的船只可以直接驶到扬州;鉴真大师六次东渡日本,也是从扬州起航的。

这样一来,海上丝路城市沿着北海、湛江、广州、漳州、福州、厦门、温州、宁波、杭州、上海、扬州,一直到连云港、青岛、烟台,一下子就丰富起来了。特别是,当陆上丝路在汉唐之后逐渐衰落时,海上丝路一直延续到了现在,让中华文明与域外文明的交流得以延续。

「折射由封闭转向开放的趋势」



上书房:这两本专著都是在开封撰写的。请问,开封是一座怎样的城市?与西安、北京等古都相比,它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?

程遂营:城市就跟人一样,有不同的阅历,有不同的个性。

西安作为秦、汉、隋、唐的古都,它的城市精神和城市底色就有很多汉唐文化的特点,有尚武的风气,阳刚的一面比较多。像杭州,诗情画意的东西就相对多一些。

北京是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的交汇地,在文化融合这一块保留了很多东西,如四合院、饮食、地名等,都留有农耕和游牧的双重影子。

开封现在说是“八朝古都”,从夏朝一直到战国时期的魏国,再到五代时期的梁、晋、汉、周,接下来是宋朝、金朝。这八个朝代里,最繁华的是北宋。

比如,古代大运河的运输量在宋代达到了顶峰,甚至在京杭大运河通航之后,宋代仍然是一个高峰。

另外,宋代的科举制度发展到了一个顶峰,宋代的文人群体特别是官僚群体的知识文化水平是相当高的。在这样的氛围中,作为北宋的京城,开封成为全国人才聚集高地。流入这座城市的文化气息,直到今天还能够感觉得到。

上书房:从开封到杭州,从长安到洛阳,从南京到北京,可以发现怎样的“帝都上位”规律?

程遂营:古城能否发展成为古都,首先受制于自然资源,至少要有比较充裕的水资源;接下来要看交通区位,朝廷的政令需要及时上传下达,所以位置不能太偏;同时,还要尽量靠近统治的核心地区。

如果说“帝都上位”有规律的话,我觉得主要是农耕文明的开发次序决定了都城生成的先后。

比如,早期开发的农耕文明区域主要位于黄淮平原,因而安阳较早建都;然后是关中平原,还有一块就是成都平原;魏晋以后,长江流域得到进一步开发,钱塘江流域也进一步发展,因而南京、杭州逐渐兴起。

从更宽广的范围来看,古都的变迁背后体现了一个由内陆转向沿海、由封闭转向开放的趋势。

同时,几大古都间还存在“双子星”“姊妹城”的关联。这一特殊现象,有兴趣的读者可以进一步探究。

上书房:在135座历史文化名城的“塔尖”上,流传有四大、五大、六大、七大、八大等多个古都说法。对此,您有何看法?

程遂营:之所以把有些古都说成大古都,并不意味着要贬低其他古都或古城,而更多的是因为这些城市本身曾经做过统一王朝的都城,规模较大,遗留下来的文物古迹较多,对中华文明的影响较大。

例如,安阳被认为是第七大古都,主要是因为它做过殷商的都城。盘庚迁殷之前,中国古代王朝的都城总是变来变去;盘庚迁殷之后,一直到纣王的灭亡,大概150多年的时间里,都城一直放在安阳这个地方。这个时间和北宋建都开封的时间差不多,只不过因为离我们有点遥远,所以大家印象不是特别深刻。

但是,安阳留下的历史文化影响特别巨大。我们知道,汉字是中华文明区别于其他古代文明最重要的标志之一。商代后期盛行的甲骨文是汉字成熟的一个标志,就是在安阳殷墟出土的。加之青铜文化的巨大影响,可以说安阳代表了一个时代,位列七大古都并非没有依据。

我们常说,中华文明是“满天星斗”。很多城市单独拎出来,都是多彩的、厚重的。你看成都,它是蜀文化的核心;重庆,是巴文化的代表。向西南看,昆明是一颗璀璨的明珠;往东看,曲阜是鲁文化的核心,临淄是了解齐文化的不二之选。

从这个意义上来讲,历史文化名城的数量可能还会扩大。扩大本身就说明了区域城市、区域文化的辉煌历程,以及遗留下的丰富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存。这是文化自信的根基所在。

但是,我也不建议把大古都数量弄得太多。大家不认可的,没必要硬凑进去。  

「成就下南洋、闯东洋传奇」





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塔合曼湿地一景。   新华社图片

上书房:敦煌看上去像不像是“古代丝路的上海”?

程遂营:因为莫高窟的原因,大家能感觉到敦煌是一个各大文明的交汇地。这可能是古代敦煌与近代上海的相似之处吧。

但不太一样的是,海上一般讲枢纽,陆地上通常说咽喉。敦煌,就处于陆上丝路的咽喉部位,它的地位相当于卡住了丝路的脖子。

上书房:敦煌南北两侧的玉门关和阳关,“曝光率”为什么也很高?

程遂营:从唐诗宋词里,确实可以看到不少关于玉门关、阳关的记载,如“劝君更尽一杯酒,西出阳关无故人”。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,也会谈到这两个地方,如“阳关大道”。

这两个关隘,就像两把锁一样,保证着河西走廊的安全。玉门关出去,就是现在的哈密——新疆的东大门;阳关出去,就是昆仑山北麓,再向前走就是楼兰古城。大致来说,玉门关连着陆上丝路北道和中道,阳关连着陆上丝路南道。玄奘出去时走的是玉门关,回来时走的是阳关。

上书房:人们常说,不到新疆,不知中国之大;不到新疆,不知中国之美。在《丝绸之路上的古城》,您是怎样介绍“大美新疆”的?

程遂营:我刚刚去了一趟哈密,感觉很震撼。哈密的面积几乎相当于河南一个省。在自然气候特点上,既有冰川、草原,也有沙漠、戈壁,又有以哈密瓜为主的农业。从文化形态来看,哈密是汉民族、游牧民族交融的地方。唐朝的十部乐里,就有一部《伊州曲》。伊州就是今天的哈密。所以,哈密这个丝路古城的历史文化底蕴也是非常丰富的。

大家可能还熟悉这样一首诗:北风卷地白草折,胡天八月即飞雪。忽如一夜春风来,千树万树梨花开。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边塞诗人岑参创作的,描述的是1000多年前乌鲁木齐的美景。岑参曾两次出使西域,其中整整三年居住在一个叫轮台的地方,具体地点就是今天乌鲁木齐的东南郊。

岑参出使新疆的时候,先后写下了70多首诗,深情歌咏新疆的山水、沙漠、戈壁、风雪等自然风光和人文习俗。这些诗歌大多采用写实的风格,成为后人了解新疆历史文化的珍贵资料。

上书房:古代丝路的繁荣与衰落,可以给当下“一带一路”建设带来怎样的启示?

程遂营:伴随“一带一路”的推进,从西安到喀什,陆上丝路古城正在“你追我赶”。下一步,应当利用好独特的交通和区位优势,注重保护、挖掘和利用好历史文化遗产,讲好“丝路故事”,找准城市发展的着力点。

通过海上丝路古城的发展演变,则应该看到:古代中国虽然是一个农耕文明发达的国度,也有过“重陆轻海”“重农轻商”等观念导致的闭关锁国,但中国拥有漫长的海岸线、辽阔的海域、丰富的海洋资源以及众多优良的海港,中国人从来不缺乏海洋意识、从来不缺乏开拓精神。

上书房:从陆上到海上,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秘诀又是什么?

程遂营:一座座丝路古城架起了东西方文明交流的桥梁,又滋养了中国人的开放、包容。在四大文明古国中,中国是开放时间最早、开放力度最大、开放范围最广的国度。因此,虽历经磨难,却百折不挠、历久弥新。丝路的历史反复证明:只有保持开放与交流,才能保持生机与活力。